- 欢迎访问河南省公共交通协会!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城市公交的发展如同一根细腻的针脚缝进了各族群众的日常,也串起了哈密人从“出行难”到“通达幸福”的时代跨越。70年来,哈密公交实现了从13辆小中巴到231辆车37条线路智能网联车队的跨越式发展。
9月19日,68岁的阿依夏木·买买提刷卡登上1路公交车,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下一站信息。回忆起1977年哈密公交刚起步时的情景,她不禁感慨万千:“过去坐公交车,车厢里人贴人,冬天冷夏天热,现在坐公交像坐‘专车’一样舒服。”
1977年10月,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原哈密市公共汽车公司依靠13辆小中巴“蹒跚起步”。当时的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老城,2条城区线路、3条乡镇线路,一天跑下来驾驶员身上都是柴油味,从南湖乡到城区中心的1路车因为要驶经坑洼的土路,遇大风天气经常停运。
1977年开始运营的1路公交车。资料图片,原哈密市公交总公司供图
1997年原哈密市公共汽车公司改制——45辆破旧中巴车和一栋2层办公楼构成的“家底”折射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艰难。
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调度员阿也提古丽·吾加阿何买提介绍,当年,公司车辆少、车型小且均为单门,载客有限,高峰期存在乘员拥挤、滞留现象。同时因为没有固定调度室、始发站场,所有车辆只能在道路旁发车调度,运营效率及服务质量都不高。
转机出现在2009年。哈密市政府首次拨款采购了12辆10.5米燃气公交车。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司机卡德尔·瓦伊提至今还记得当年自己开上新公交车时的感受,“心情特别激动。车子又大又稳,还带空调,乘客都说‘这车太漂亮了,以后坐公交更舒适了’。”卡德尔·瓦伊提说。
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卡德尔·瓦伊提正在打扫车辆。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宏建摄
此后8年,一场公交保卫战悄然打响:通过谈判回购民营线路。2017年,最后一辆燃油公交车退出历史舞台,累计淘汰老旧燃油车辆达168台。
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许莉莉介绍,公交车公营不是简单的产权回收,而是建立驾驶员星级考核制度,把投诉率与收入直接挂钩,乘客满意度从2009年的58%跃升至95%。
2014年的技术革新彻底改变了行业生态。当郑州天迈科技的智能系统上线时,老调度员经历了“阵痛”——曾经靠经验排班的方式,被GPS定位、客流热力图分析取代。
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王子琪介绍,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车内视频并分析各时段客流量,动态调整发车间隔。手机APP的普及更带来革命性变化。“哈密行”“车来了”APP能实时查看车辆位置,规划出行时间。
“我们以针对性更强、运行时间更集中、运行线路更强调‘点对点’的特征转型升级,通过定制公交的方式回应市民多元化的出行需求,目前全市已开通13条定制线路,覆盖工业园区、学校、企业等有特殊需求的群体。”王子琪说。
新能源公交车正在充电。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宏建摄
在新能源浪潮中,哈密公交再次走在前列。2024年新购的43辆纯电动公交车零排放、低噪音。“充满电只需2小时,续航180公里足够全天运营。”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卡德尔·瓦伊提说道。
截至2025年,公司已成长为拥有37条线路(含24条常规线路、13条定制专线),线网总长717.1公里,81.94%的建成区500米站点覆盖率,年客运量近2000万人次的现代化企业。更温暖的细节藏在细微处:冬季车厢提前预热、学生专线的“护学岗”、为老年人、孕妇及残障人士乘客增设的爱心座椅等。
哈密市东畅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李宪福说:“我们以提升市民出行体验为核心,通过更新新能源车辆、普及无障碍设施提升硬件舒适度;同时强化驾驶员服务培训与评优,推行微笑服务和文明礼仪,并构建监督反馈机制,全方位打造安全、便捷、舒适、智慧的现代化公交服务体系。”
(来源:哈密公交)
版权所有:河南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黄河南路8号 邮编:450046 电话:0371-68089677 传真:0371-68089677
备案号:豫ICP备1403013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251号 技术支持:网络公司